首页

国产高清ts在线视频

时间:2025-05-25 11:10:11 作者:朝参暮枣、随身膏条……年轻人把养生局卷到膏方界 浏览量:65359

  在新茶饮上新东方植物、养生水开拼“药食同源”之后,这届年轻人又把养生局卷到了中药膏方界,记者在多个线下会员商超以及线上平台看到,越来越多的便携式膏方正在成为年轻人喜欢的养生零食,不少中药老字号也在纷纷牵手新零售,抢先入局中式养生新赛道。

  端午临近,传统养生文化再掀热潮。记者在小红书、抖音、快手等平台看到,不少年轻人晒出了自己的养生便携“膏”:有为增强免疫润肺止咳的八珍膏,有据说能嘬完倒头就睡的酸枣仁膏,有能让生理期也脸色红润的红参玉竹乌鸡膏……都是独立包装的小小一条或者一片,可以泡水也可以直接就撕开服用,不少网友表示,口味不错也能养生,中国老祖宗的方子是现在脆皮年轻人的救赎。

  而线下不少会员商超也开始携手老字号开卷养生膏方:5月21日,M会员店与中华老字号品牌雷允上就联手攒出新中式养生局,为现代养生需求研发的“即食膏方”在扬州线下店全国首发,“龙眼肉西洋参膏——玉灵膏”“五指毛桃党参膏——轻湿膏”“酸枣仁灵芝百合膏——晚安膏”“无花果白芷姜枣膏——月舒膏”……这些专为现代养生需求研发的“即食膏方”,让不少年轻人被种草,而现场熬煮的玫瑰枸杞红枣膏、桑葚陈皮枸杞膏也让线下消费者感觉很稀奇。来逛超市的张女士表示,自己是第一次现场亲眼看见熬煮膏方的过程,“打破了我对传统养生中药成品的刻板印象,‘熬膏三小时’到‘开盖30秒’,这样随身装的包装方式,就像吃零食一样方便,传统膏方也能进入到快节奏生活中了。”

  记者在盒马搜索也发现,前不久其与苏州中药老字号李良济在组成养生水IP后,还把李良济的各种即食膏也搬上了货架:茯苓轻湿膏、酸枣仁晚安膏、红参石榴膏……各种即食膏方的效用分别针对现在上班族的不同问题,下单数量非常可观。

  多说1句

  一家中药老字号的市场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亚健康、轻养生已成为都市人群高频关键词,大众对于养生健康需求更是愈发细分。比如此次雷允上针对现代人的睡眠、气血、湿气、女性调理等需求,上新的四款便捷“即食膏方”,就是将三百年非遗膏方技艺,转化为更适合加班族、宝妈族等多类人群的模块化膏方,实现“一人一方”到“一类一效”的精准升级。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现在不少老字号都在尝试将古老的膏方做成即食“膏条”,适应当代年轻人的“预制”消费便捷需求。

  一边是健康意识不断觉醒的职场人,一边却是加不完的班、熬不完的夜,职场年轻人既渴望科学专业的健康指导,更需要省时省力的便捷产品,这种“既要也要”的多重诉求,推动着健康消费向着轻量化、场景化和悦己化转变。不管是新茶饮的“东方植物”上新,还是养生水的中药配方入局,到现在的便携式养生膏方“零食”,这些都是古老的中医养生文化在努力去适配现代职场人的生活节奏和“轻养生”供给,“药食同源”是老祖宗传下来的智慧,如何让其更加符合生活救急、时令养生等热门需求,还需要养生链条上各方环节的齐心协力,让传统养生焕发新生。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徐晓风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2024年“5·19中国旅游日”倒计时活动在沈阳启动

总台央视记者 杨海灵:京津冀协同发展,河北提出要在对接京津、服务京津中加快发展自己。今天就从我手上拿的这块玻璃说起。它并不是一块普通的玻璃,它是一块碲化镉薄膜玻璃。它的结构好比“三明治”,在两块超白高透的玻璃之间,均匀喷涂一层4微米厚的碲化镉,也就是黑色的涂层。虽然只有头发丝的二十分之一,但当太阳光照射到薄膜层后会产生电子运动,所以这块玻璃的神奇之处就在于,它可以发电。

王毅:坚持一中原则,就应该支持和平统一

新华社北京4月26日电 国务院总理李强日前签署国务院令,公布《国际邮轮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靠港补给的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自2024年6月1日起施行。

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张晓刚就澳大利亚炒作所谓中国军机“拦截”其舰载直升机事答记者问

“中国的实践为世界带来了新的启发。我们希望讲好中国故事,同时,积极学习国外先进经验,通过融合精神,把本地活力、全球标准结合,打开本地化和全球化的双向视野。”张家茵说。(完)

《中国的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白皮书发布 保护海洋我们做了这些

“最近三四十年的两岸交往状态以交流合作为主,破除了早年两岸间长期对峙关系导致的隔绝状态。”在陈克明眼中,交流合作是一种广泛的、一般的相互关系。随着时代的发展,两岸交往不应仅停留在建立一般相互往来的关系,而该探索如何建立长期稳定的紧密关系,即“融合发展”。

央企主要领导密集调整,有何深意?

新年伊始,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秘书组、教育部党组召开2024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加快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绘制的教育强国建设宏伟蓝图高质量转化为“实景画”。会议强调,锚定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目标,必须跳出教育看教育,聚焦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去思考教育的属性、地位、价值。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